携手昌宁奔小康
实践昌宁——食品科学学院茶学团队
发布时间: 2020-10-27 22:44:29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实践昌宁

为引导广大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研究、理论成果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关系,将专业学习与服务“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紧密结合,将个人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今年6月,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发起“不忘初心助脱贫,青春践行攻坚战”2020年云南昌宁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前期动员,共组建4支团队赴昌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三:食品科学学院茶学团队

团队成员:

教师:曾亮(教授,博导)、童华荣(教授,博导)、司辉清(副教授,硕导)、庞晓莉(副教授、硕导)、孟庆(讲师)、孙康(讲师)

博士研究生:刘洪林

硕士研究生:廖雪利、舒娜、坤吉瑞、谢关华、欧阳珂、周静芸、蓝天梦

实践背景:

昌宁是全国首批四个优质茶叶基地县之一,是全国唯一注册认定的“千年茶乡”。茶叶是昌宁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是温凉山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精准扶贫的支柱产业。

实践任务:

聚焦茶叶产业,通过问卷调研、实地走访等调查方式,深入开展茶叶产业现状、产地环境、品种选择等全产业链调研,形成高水平的茶叶产业发展调查报告,为昌宁政府决策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

实践过程:

调研团队一共分为了企业组、外部环境组和田间组3个调查小组,赴田园镇、温泉镇、漭水镇等5个茶叶核心乡镇,先后走访了10个茶所(社)和若干个体农户,实地调查了3家不同规模的标准化示范茶园,走访了3个古茶园保护示范点,参观了昌宁红和龙润茶叶有限公司昌宁茶厂2个本地的品牌企业,收集29份茶样。

实践成果:

团队分别从初制所的场地选址到设备设施及功能布局,从鲜叶采收管理到加工技术操作规程,从产品质量到销售情况进行了解,发现茶所(社)普遍存在加工设备及技术相对落后、产品精制率低等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对茶园的规范管理、改造和病虫害防治方面进行了深入了解,指出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对昌宁县内的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技术要点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探讨。团队在调研过程中做到全方位、拉网式和针对性兼具,秉承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理念,为昌宁县茶叶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与品牌化发展提出良方。

团队成员参观福兴茶厂


调查茶叶品质


当地农户在茶厂挑拣鲜叶


团队成员参观龙润茶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