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专题新闻> 两会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王本朝:推动急救教育进校园,上好“救命”这最重要的一课
发布时间: 2022-03-07 23:12:47 作者:刘亚东 来源: 党委统战部、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代表肩负重托,热情满怀,走过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2021年,共赴这场春天的盛会,共同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此次,全国人大代表、资源环境学院谢德体教授,全国政协委员、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参会,将把来自基层、百姓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带到大会,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汇聚智慧力量。学校将及时传递学校代表、委员的“好声音”,共同期待“两会”所帛画的美好愿景实现。

“高校学生作为公众急救群体中的中坚力量,尤其需要树立勇于施救的精神并掌握有效的急救知识技能,这对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形成‘人人会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社会氛围影响深远。”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重庆市委会副主委、学校文学院院长王本朝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围绕“推动急救教育进校园”相关内容提交了提案。

去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加强学校急救教育,实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完善学校急救教育标准,加强学校急救设施建设和师生急救教育培训,纳入教育“十四五”规划,从人、财、物等方面予以保障。

在调查研究后,王本朝发现,高校学生群体对掌握急救技能的需求和兴趣非常大,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学习急救技能以后很可能用得到,既能自救又能救人”,但多数高校并未开展规范化公众急救培训,高校学生中实际掌握急救知识、具备动手施救能力的占比极低。即便是医学院校学生,虽然接受了一些急救科普培训,但因缺乏实践动手施救能力仍旧欠缺。

为此,王本朝建议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改变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高校入学教育课程,同时明确急救课程设置标准,在纳入高校入学必修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课程学时和学分,作为毕业的前提。

其次是构建“三阶段”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何为“三阶段”?王本朝解释,就是要结合培训对象的需求和特点,构建“初级、中级、高级”的阶段化课程体系,分别满足非医学专业学生科普培训、非医学专业学生实操培训、医学专业学生专业培训等不同层次需求。

掌握了理论知识,但如果没有实践,急救培训也不算成功。“所以,我们还应组建专兼结合的校园急救教育培训团队。由各地急救中心、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以及医学院校的急救专家及专业教师组成讲师团,定期对各大高校校医、体育教师、辅导员等重点教职员工及学校志愿者团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应急救护师资格证书,在此基础上扩大培训覆盖面。”

此外,王本朝建议,应依托现有的急救科普基地资源,建设虚实结合的急救综合训练系统,通过可视化场景的虚拟仿真体验、交互式综合诊疗模拟人等先进手段,利用虚拟环境、虚拟病人进行实操培训,改善培训效果,解决急救知识传授和实践技能操作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