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 综合新闻
“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专家论证会、种质创制与应用第一届高峰论坛在重庆市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 2021-07-25 23:54:13 作者:科学技术处 常怀普 来源: 科学技术处 常怀普 浏览次数:

7月23日,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论证会、种质创制与应用第一届高峰论坛在重庆市雾都宾馆顺利召开。

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论证会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十余位专家学者组成高级别咨询专家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研究员,担任专家组组长。

重庆市委副书记吴存荣出席有关活动并与咨询专家组专家进行了亲切交谈,感谢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重庆市科技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对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的建设提出殷切期望。

市科技局、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北碚区科技局等单位相关领导,学校党委书记李旭锋、校长张卫国、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常勇出席会议。学校相关单位及部分物种创制团队负责人及团队成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由西南大学承办。重庆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牟小云主持论证会。

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对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方案进行汇报。专家组进行充分讨论,一致认为该装置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科学、产业与社会价值巨大,建设内容与目标科学合理,方案切实可行,同意通过论证并优先推荐该项目立项建设。建议重庆市和有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尽快推动项目立项和工程建设事宜,切实支撑中国西部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绿色发展,服务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市科技局局长许洪斌在致辞中对各位院士专家、莅临重庆指导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对重庆市近年来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介绍。他表示,希望与会的各位院士专家发挥专业优势,为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把脉定向,同时对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牵头单位西南大学及物种创制团队在人才引进、建设质量和开放协同等方面提出希望与要求。

张卫国在致辞中对各位院士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并对西南大学历史沿革、科技创新工作和长江上游种质科学装置建设背景、建设进展等进行介绍。他指出,学校在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和农业科技两大办学优势特色;学校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利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种质资源基础;牵头建设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是学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助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做法,是为打赢“种业翻身仗”而谋划的重要方案,是学校在“十四五”期间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学校将特别注重加强与国内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建设好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

论证会后,李旭锋针对各位院士专家给予的意见建议作表态讲话,对院士专家的辛勤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了学校建设好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的坚定决心。他指出,本次论证在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建设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既有肯定和鼓励,也有期待和鞭策,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努力的方向,也进一步增强了举全校之力建设好长江上游种质创制科学装置的信心;学校一定认真消化和吸收这些宝贵的意见建议,并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和加强协同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务必要将专家们的建议真正落到实处。他还对学校各物种创制团队专家和老师提出了希望,鼓励大家进一步理清思路、聚焦重点、坚定信念、强化落实,为振兴民族种业,实现种源自主可控贡献力量。

当天,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局主办、西南大学承办的“种质创制与应用第一届高峰论坛”在渝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美国科学院、国际木材科学院等单位国内外院士、专家出席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海南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与科研院所的15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张卫国在论坛开幕致辞中对各位院士、专家及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衷心祝贺,并对种质创制高峰论坛举办背景进行介绍。他谈到,种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种质创制是确保种源安全的重要途径。深入研讨种质创制基础理论、核心技术,着力突破种源“卡脖子”技术,将种质创制技术有效应用到种业提升实践之中,并研究解决好新素材鉴定及新品种推广过程中品质保障、产量提升、病虫害防控、环境控制及创新耕作模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次高峰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分别由西南大学水稻种质创制团队负责人何光华教授和家蚕种质创制团队负责人、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夏庆友教授主持。

论坛会上,王汉中院士、钱前院士、桂建芳院士、邓兴旺教授,姜立泉教授,郭惠珊研究员,杨进孝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植物硒高效现象的发现与利用”“国家种质库现状与未来展望”“水产育种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发展趋势”“小麦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林木分子遗传的创新及其与传统林木育种的融合”“棉花-轮枝菌互作和跨界抗病RNAi研究”和“从烟花到枪炮:作物基因组编辑技术进展及未来”的精彩学术报告。

本次论坛紧紧围绕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生物育种、绿色农业发展、基因编辑技术等方面展开,与会专家报告观点角度新颖,论证深刻透彻,思考前沿深邃。整个论坛气氛热烈,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听取了院士、专家分享的学术报告后,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见识,收获良多,受益匪浅。此次论坛也为种质资源发掘与保护,创制与利用、种业健康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营造了良好了学术氛围,对国家加强粮食与生物安全保护,打好种业翻身仗在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