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纵横
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理论纵横
201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论域与展望
发布时间: 2020-07-13 20:43:06 作者:周琪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聚焦于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描述性研究向规律性探索发展,对价值的实现阶段、实现逻辑、实现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度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需将理论与实践、社会与个体、"分"与"合"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需求与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方式的张力之间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守正创新。

在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的社会进程中,大众媒介融合的新形态构建声音与影像、线上与线下、现场与场外、实景与虚景、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传播方式,催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价值实现的新形态。

2019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本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主要论域聚焦于价值本体研究、价值形态研究和价值实现研究,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网络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等具体论域进行理论创新与发展。对201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热点进行梳理和展望,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和学科发展。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基本框架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本体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研究层面,勾勒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的要素、结构模式和结构优化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包括价值目标、价值主体、价值客体、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五个要素,要素的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并进一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程度。由此,通过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结构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最大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研究层面,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置于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互动之中予以考量,进一步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基本矛盾。其基本矛盾表现为,作为价值客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美好生活需要向往之间的矛盾。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需要价值主客体互动、明确价值实现的目标体系、完善价值实现的需要系统、优化价值实现环境。二是从人的需要的现实性、发展性、多元性出发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价值主体置于人的本质、目的和发展中审视,由此,现实的个人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逻辑起点、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目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之路。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社会价值生成方式和表现形态上。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生成方式出发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生成机制及社会根源展开追溯。系统描绘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成的参与主体、构成要素、机制建构、过程规律的生成机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价值的生成有深刻的社会性根源,即维护阶级统治和促进社会发展。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需要价值主体的牵引、教育内容变迁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价值需要驱动。二是专门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形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勾勒出从"生命线"论断、"地位"和"社会作用"、"社会功能"或"社会性功能"到"社会价值"等术语演变,这一演变历程不仅呈现为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认识和实现方式的发展,而且展示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三是从意识形态视角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形态描述为传输政治认知、建构政治认同、培育政治实践理性,由此进行价值标准导向、维系规范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传承和发展意识形态的价值。这一社会价值必须理性地认识和把握一元导向与多元共存的张力、激发人的主体自觉,增强人们进行社会实践的主体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研究。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内容研究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纳入人的全面发展、个体生命意义和精神价值视角,在人的社会化方面、在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和解决人生课题方面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通过解决人的思想道德问题,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改变人们既往守旧的思维模式,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思想向导,最终实现人自我的价值追求。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追求是人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表达形态,需要在人的精神动力、方向把握上注入力量。在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层面,把个体价值生成从个人的微观视角上升到人的价值与社会价值互动的宏观层面,在人的主体性、个体价值主体需要的多样性、动态性以及价值的多维性的基础上,抓住人的社会性视角,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对自身的应然状态的追求,在个体价值生成的动力考察上升华为社会与人的价值互动上进行剖析。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生成需要从个体多元出发加强针对性和差异性研究,同时注重个体价值的社会发展。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是个复杂的过程。研究者运用复杂性理论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过程要经过内化、外化、反馈调控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轨迹。内化阶段重点要抓好四个基本环节: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把教育者的思想转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思想、激发受教育者的驱动因素、形成个体思想品德;外化阶段要经历实践活动、引导知行、反复强化、外化成果四个轨迹;反馈调控阶段要重视反馈调控的作用、正确运用反馈调控手段。另一方面,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接纳-内化"过程出发,研究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应以主体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价值理想、心理需要、利益诉求等为出发点,以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方法、载体促进思想接纳、情感认同和价值内化,将外在的原则、理论、规范等内化为主体意识和主体人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使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和社会的需要得到满足,研究者主要从主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方式展开,强调采取多元教育方法和分层化的教育内容影响价值主体,克服"单向投注”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双向交流。构建问题导向与理论诠释之间相平衡的教育体系与实践范式成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进而促进知识创新与价值升华。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具体内容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青年成长"拔节孕穗期"功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界定为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围绕如何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这一主题,研究者一是聚焦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目标价值取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二是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实现规律,从"八个相统一"的规律入手,深化对思政课教育教学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等规律的认识,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方式研究。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说什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要因势而新,推进时代主题、理想信念及"四个自信"教育。在精神形态与生活形态之间,研究者提出要用合适的话语形式和内容描述精神与生活,并建立两者之间的流动,引导精神从抽象的集合体进入个体日常生活之中,为个体所感知和接受。二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怎么说”,把教育内容还原在青年大学生具体生活之中,与青年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休闲相融合。拓展话语空间和话语的阐释力,把宏大叙述与微观叙事、抽象理论和具体实践、群体导向和个人体验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的价值意义研究。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要满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求,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满足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目的在于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晰青年学生成长发展正确方向,满足青年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三是从教育实践的维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评价助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守正创新,助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四是科学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有利于满足人才市场发展需求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二)媒介融合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方式优化研究。一是根据全媒体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研究运用全媒体进行教育内容的全程互动传播、教育载体的全息深度融合、教育主体的全员参与互动和教育效果的全效实现态势、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8]。二是把握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矛盾规律,在"变"与"不变"中运用全媒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矛盾,三是全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路径上聚焦于"度",在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容上提升高度和科学度,在价值实现方式上讲求温度和精准度,在方式融合与对接上提倡活跃度和丰富度。

网络新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本年度在网络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呈增长趋势,聚焦于网络新媒体的具体形态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例如,如何运用"快手APP"的直播平台、短视频、网络表情符号等交互性、参与性、可视性网络媒介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凝聚社会共识,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引领价值、文化发展价值、个体塑造价值。由此,研究者强调运用新媒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需要从把握网络新媒体运行方式和形态出发,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管控與情、议题设置等能力。同时,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在寻找受众、运用媒体语言、整合媒体资源上进行创新发展。

大数据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一是用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用户画像",推动宏观把握与微观定位分析的融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二是用大数据算法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导向研究,强调从"定量分析"关联分析""全量数据实验"三个维度,对全量数据进行加工利用,通过"聚类分析"差异分析",动态分析“,关联分析"的不同算法找出数据中可能存在潜在和隐含的价值。三是用大数据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校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靶向,多维度探究大数据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实现。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展望

(一)围绕主体需要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运行的基本前提。这一价值主体需要呈现为社会与个人、宏观与微观、静态与动态之间的转换,这就要求深化人的需要的分类、分层研究。尤其是社会生活、经济活动、交往方式、大众媒介塑造人的需要多元,不仅不同个体之间的需要产生差异,而且同一个体的需要在内容、层次和易变性上亦然。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万能钥匙"模式对接价值主体需要,将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价值实现。如伴随全球互联、科技发展、网络化而成长的00后青年呈现为开放、自我超越和多元的特质,需要进行分众化研究,如基于网络表情包、网络直播、抖音等网络新媒体生成的青年群体分众化,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话语方式和实践方式能跟得上,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效度的最大化。因此,对人的需要和发展的回应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推进的重要基点。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是建立在价值客体满足人的需要基础之上的主客体关系的形成,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之间既联系又相互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强调过程和起点,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强调方法和终点,这是两个不同的论域。一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逻辑的研究,梳理价值的生成与主体需要、实践活动及这些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互影响,探索基于群体的存在而对个体产生的共振效应,进而发掘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逻辑。二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机理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规范性与社会个体价值取向、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之间的张力为基础,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生成的规律、途径及机制等。